欢迎访问南华大学教育发展与校友联络部!

南华大学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机构设置校友会教育基金会理事会党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参考 > 正文

6月--2019南华信息参考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5日 10:23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南华信息参考

2019年第6期(第4卷)

南华大学发展改革与对外联络处  主编         2019630

【信息汇递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关于下达2018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

§ 教育部批准全国首批15所本科职业大学

§ 科技部发布首批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名单

§ 科技部发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优化调整名单

§ 中国科协发布2019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 浙江:新农科建设研讨会发布“安吉共识”

§ 江苏:组学科联盟 建优势学科和一流本科专业

§ 江苏:投3500万元 开展第十六批“六大人才高峰”项目

§ 江西:发布关于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

§ 陕西:建设30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湖南:建设34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湖南:实施青年见习计划

§ 北京怀柔:两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同日开工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建120家重点实验室 120家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华为公司与清华、武大等10所高校签5G合作协议

行业动态】

§ 科技部支持上海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 高校纷纷发力人工智能教育

§ 阿里巴巴罗汉堂:发布数字经济世界的“终极十问”

§ 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互联网发展研究院

高校之窗

§ 清北等4所大学获批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 中国核工业大学落户天津生态城

§ 康复大学正式落地青岛

§ 天津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医院举行挂牌仪式

信息汇递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提出,力争1年内转变作风改进学风的各项治理措施得到全面实施,3年内取得作风学风实质性改观,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学术道德建设得到显著加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见附件1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6/11/content_5399239.htm)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6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稳步推进高校招生改革,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见附件2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6/19/content_5401568.htm)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关于下达2018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

   6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关于下达2018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提出四点处理意见:

一、评估结果为“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可继续行使学位授权;二、评估结果为“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自发文之日起进行为期2年的整改,2019年招生工作结束后暂停招生。整改结束后接受复评,复评结果为“合格”的恢复招生,复评结果达不到“合格”的撤销学位授权;三、学位授予单位主动提出放弃授权的学位授权点和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自发文之日起撤销学位授权,5年之内不得重新申请,2019年招生工作结束后不得招生,在学研究生按原渠道培养、授予学位。四、撤销的学位授权点数纳入省级统筹增列,不得用于本次被撤销学位授权点的学位授予单位。

湖南省15家单位的39个学位授权点专项受评,38个为“合格”,1个为“限期整改”。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yjss_xwgl/moe_818/201906/t20190603_384228.html)

教育部批准全国首批15所本科职业大学

66日,教育部集中下函批准首批15所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由“职业学院”正式更名为“职业大学”。更名后名单为:南昌职业大学、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河南科技职业大学、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海南科技职业大学、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成都艺术职业大学、陕西信息职业大学、西安汽车职业大学。

1月份,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提出改革设想,鼓励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972/index_2.html)

科技部发布首批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名单

近日,科技部公布首批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评审结果,14家成为首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其中部分名单是:

1.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中国-以色列人群医学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2.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中国-俄罗斯极地技术与装备“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3.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中国-哈萨克农业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4.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中国-克罗地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5.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中国-罗马尼亚农业合作“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6.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中国-南非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7.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中国-蒙古生物高分子应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8.南京农业大学的中国-肯尼亚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9.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的中国-埃及可再生能源“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10.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的中国-巴基斯坦小型水电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11.中车大连电牵公司的中国-捷克牵引与控制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https://www.antpedia.com/news/23/n-2312123.html)

科技部发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优化调整名单

65日、27日,科技部发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优化调整名单,其中包括“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等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等30个国家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库、97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优化调整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旨在完善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推动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优化调整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由105个减少至97个旨在优化整合资源,促进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为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见附件3

(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fgzc/gfxwj/gfxwj2019/201906/t20190610_147031.htm)

中国科协发布2019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630日,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在哈尔滨召开,发布了202019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如下:

暗物质是种能探测到的基本粒子吗?对激光核聚变新途径的探索;单原子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机理;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材料电化学;情绪意识的产生根源;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废弃物资源生态安全利用技术集成;全智能化植物工厂关键技术难题;近地小天体调查、防御与开发问题;大地震机制及其物理预测方法;原创药物靶标发现的新途径与新方法;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创新方法与技术;人工智能系统的智能生成机理;;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可再生合成燃料;绿色超声速民机设计技术;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设计与评估技术;千米级深竖井全断面掘进技术;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和油气一体化勘探开发机理和关键工程技术。

解决这些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既和当下的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又将为我国在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战略提供支撑,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强大助力。

(http://www.cast.org.cn/art/2019/7/1/art_79_97814.html)

浙江:新农科建设研讨会发布“安吉共识”

628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新农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农科建设研讨会在浙江安吉县召开。会议发布《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对新农科建设做出了总体部署:

新农科建设要开创“三条路径”,积极探索实践融合发展、多元发展、协同发展新路,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新才,高标准建设好农林“金专”“金课”和“高地”。新农科建设要做出“两大贡献”,为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也有能力有责任为解决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美丽地球村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据悉,发布《安吉共识》是“第一部曲”,为新农科建设画好“施工图”。“第二部曲”将在国家粮仓——东北地区开启新农科建设“北大仓行动”,为新农科建设打好“基础桩”。“第三部曲”将在北京推出新农科建设“北京指南”,启动一批新农科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发出新农科建设的“开工令”。

(https://www.cingta.com/detail/12254)

江苏:组学科联盟 建优势学科和一流本科专业

626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服务高质量发展暨三期项目建设推进会召开。会上,省教育厅与华为公司、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将在优选高校设立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ICT学院)优势学科人才中心,支持高校实施关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计划。宣布成立江苏高校教育学、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数学、物理、化学和电子科学与技术10个学科联盟。

据悉,自2010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以来,实施了3期项目建设,累计投入75.2亿元,226个学科得到立项建设。

 另:621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2019年江苏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名单,苏州大学等58所院校共获501个一流本科专业。

(http://jsnews.jschina.com.cn/nj/a/201906/t20190627_2337590.shtml//http://jyt.jiangsu.gov.cn/art/2019/6/21/art_58320_8368262.html

江苏:投3500万元  开展第十六批“六大人才高峰”项目

     622日,江苏省第十六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选拔专家评审会议召开,确定资助项目610个,拟资助资金3500万元。其中创新人才团队项目30个,高层次人才项目580个(A20个、B60个、C500个),共计培养高层次人才4429人。

据悉,“六大人才高峰”计划作为“产业人才高峰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苏省政府层面唯一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工程。自2001年首次组织实施以来,已选拔十五个批次,在关键领域、重点产业选拔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共计选拔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团队项目6174个,培养高层次人才5.5万余人次。

(http://jshrss.jiangsu.gov.cn/art/2019/7/2/art_43268_8496191.html)

江西:发布关于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

612日,江西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5年,形成具有江西特色、国内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

具体举措有:分批建设400个左右定位明确、建设水平高、人才培养质量高、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的省级一流专业点。建设省级一流课程500门左右,积极培育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推动跨校选课实施课程共享。吸引国际知名高校来赣开展合作办学。完善评价机制全面取消清考。推广非标准答案考试。实现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

http://www.jxedu.gov.cn/info/1011/143212.htm

陕西:建设30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620日,陕西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对陕西省推荐2019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的公告》,拟同意45所高校的304个专业申报2019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分获322221个推荐一流本科专业,居省内高校前三甲。

(http://jyt.shaanxi.gov.cn/news/gsgg/201906/20/15751.html)

湖南:建设39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621日,湖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19年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评审结果的公示》,拟同意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的46个本科专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所省属高校的348个专业申报2019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和南华大学分获272522个推荐一流本科专业,居省内高校前三甲。

(http://jyt.hunan.gov.cn/sjyt/xxgk/tzgg/201906/t20190621_5364434.html)

湖南:实施青年见习计划

613日,湖南省人社厅公布30所重点技工院校技能脱贫千校行动重点专业名单,支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接受技工教育,实现“教育培训一人,就业创业一人,脱贫致富一户”的目标。

此前,人社厅等6部门共同下发《关于实施三年3万青年见习计划的通知》提出,从2019年至2021年,用3年时间组织3.4万名青年参加就业见习,年度计划目标任务为20191.2万人,20201.1万人,20211.1万人。实施对象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和16岁~24岁的登记失业人员。艰苦边远地区、老工业基地、贫困县可扩大至离校2年内未就业中职毕业生。

(http://hunan.ifeng.com/a/20190610/7493599_0.shtml)

北京怀柔:两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同日开工

629日,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两个大科学装置在怀柔科学城启动建设。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叫大科学装置,是指为提高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科技变革的能力,由国家统筹布局,依托高水平创新主体建设,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大型复杂的科学研究装置或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长期为高水平研究活动提供服务、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公共设施。

据悉,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作为法人单位,占地976亩,总投资47.6亿元,预计2025年建成运行。建成后将是我国第一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也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这个装置的建筑外形像一个放大镜,相当于是探测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由北京大学作为法人单位,占地100亩,总投资17.35亿元,预计2023年建成运行。建成后将以前所未有的综合能力、成像手段、研究范式,形成跨尺度、多模态、自动化和高通量的生物医学成像全功能研究平台,实现高端生物医学影像仪器装备的“中国创造”,成为生命医学领域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设施。

(http://www.bjhr.gov.cn/main/_133460/_140241/950314/index.html)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建120家重点实验室

120家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25日,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表示:“十三五”期间,轻工业将以高校与科研院所为主体,建设120家重点实验室;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建设120家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覆盖轻工全领域的自主创新体系。

(http://www.xinhuanet.com/2019-06/25/c_1124669979.htm)

华为公司与清华、武大等10所高校签5G合作协议

    63日,华为公司与清华大学签署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共建联合研发平台,共同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强战略合作。

621日,华为公司与武汉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智慧校园规划与建设、高水平科研与成果转化、联合人才培养与招聘、基于AI的全面战略合作、联合打造国内一流的高性能计算平台、5G创新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此外,华为公司从5月份开始陆续与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四川传媒学院签署了5G合作协议,助力高校建设校园5G实验网络。

(https://www.cingta.com/detail/12118)

【行业动态】

科技部支持上海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近日,科技部致函上海市人民政府,支持上海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要求试验区建设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市发展需求,以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主线,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发挥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动全国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fgzc/gfxwj/gfxwj2019/201906/t20190611_147034.htm)

高校纷纷发力人工智能教育

61日,北京师范大学下文决定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为基础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并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共建。

622日,暨南大学在珠海校区举行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筹)揭牌仪式,并与世界著名企业ABB集团、广州帝融投资有限公司共建。

626日,华南农业大学宣布筹建华南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以智慧农业为特色,农工交叉,文理融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

626日,厦门大学宣布成立信息学院,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时挂牌“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此前,121日,西安交通大学揭牌成立人工智能学院。422日,中国人民大学成立高瓴人工智能学院。

325日,教育部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人工智能专业被列入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35所高校获首批建设资格。

(https://news.sina.com.cn/o/2019-06-27/doc-ihytcitk7994339.shtml)

阿里巴巴罗汉堂:发布数字经济世界的“终极十问”

625日,阿里巴巴罗汉堂数字经济年会召开,发布了最关乎数字经济世界的“终极十问”:

难题1 我们是应该先控制风险,还是先迎接数字技术?

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200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数字经济带来的福利还难以被准确衡量和估计,这会影响我们平衡数字经济风险和收益。现有对经济的衡量集中在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忽略了健康、生活便利等其他福利。

数字经济的长期影响是深度多维的,需要一个更多维的框架衡量个人和社会福利。

数字经济带来的变化应该是像以前的电力一样,整个基础设施的改变。它对微观世界肯定会产生影响,物联网、IoT、金融科技等等。总之,现在还在讨论之中,要花很长时间才会真正落地。

难题2 数字技术会扩大鸿沟,还是会让世界变平?

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 200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增长速度上,还体现在边远、贫困群体与现有经济资源的结合速度上,这是令人震惊的普惠增长模式。

难题3 数据是谁的?谁是真正的受益者?

让·梯若尔(Jean Tirole-201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我们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不遏制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向前?我们想倒掉洗澡水,但别把宝宝也泼出去了。

难题4 数字技术会让更多的人失业,还是会让工作时间更短?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Sir Christopher Pissarides-2010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并没有证据证明技术会带来失业率的提高。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确实会促进就业的结构性转变。以1980年以来的就业数据显示,就业逐渐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

难题5 谁是平台经济的受益者,是所有参与者,还是少数平台公司?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Sir Christopher Pissarides-2010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数字平台是对分散市场匹配技术的改进,它具有提高所有市场参与者效率的潜力。互联网和平台经济能够有效打破制约成熟市场发展的阻碍。在中国,没有互联网,农民只能进城打工才能提高收入,互联网让他们在家乡也可能获得同样的发展机会。

难题6 治理机制要如何改变,才能适应数字时代?

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m-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的经济发展机制,也会改变我们制定政策的方式。

难题7 金融服务在越来越平民化的同时,会不会引发更多的风险?

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m-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是一种新的抵押品。有了数字平台上收集的信息,小额借款人获得信贷不需要抵押品,因为贷款人比借款人更了解他的信誉。在这方面,平台模式更接近于西方信用卡的基础模式,同时因为它基于数字识别,并包含大量数据,所以比信用卡便宜得多,也不容易被欺诈。

难题8 数字时代全球化会走回头路吗?

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200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让我感到兴奋的是中国的数字经济增长范式能够启发其他国家,开发巨大的国内市场就能带来巨大的增长机会。在此基础上我们不难想象,只需要一点点的国际合作,这种发展模式就能推广到全世界。各国小微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中或将成为下一个增长引擎,这才是最最激动人心的事。

难题9 人工智能该不该有道德观?

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说到底,机器并不是自己在学习,它们学的,都是人类输入的数据。是人类在告诉机器要学习什么。因此,我们人类在给机器提供数据的时候,要努力去除掉一些偏见。

难题10 大算力和大数据,一定会让我们离真相更近吗?

拉尔斯·彼得·汉森(Lars Peter Hansen-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数字经济时代,丰富的数据确实为经济学分析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但是实证分析本身的价值则非常有限。对于实际发生什么和可能发生什么,理论模型却能帮助我们做不同情形和不同政策下的比较。因此纯数据驱动具备一定的局限性,模型能让人们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做更好的决策。

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大数据和大算力提升了抽象信息理论的价值,它们的高速发展对处理信息的方法论提出更高要求。更优的信息估计技术,算法博弈论,多元时间序列算法和数据模拟技术等都可以在大数据时代散发光彩。

(https://news.mydrivers.com/1/633/633194.htm)

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互联网发展研究院

    619日,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举行成立仪式。研究院将着力打造互联网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重要思想库,打造国际知名的互联网研究智库和学术高地,为决策提供参考,为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参与互联网全球治理提供学理支撑。

(http://news.bnu.edu.cn//zx/ttgz/110224.htm)

【高校之窗】

清北等4所大学获批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近日,教育部批复同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复旦大学承担的"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可研报告,实施期从2019年起至2021年。

    集成电路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础,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标志之一。为加快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加强集成电路"卡脖子"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按照"面向产业集聚科学规划布局、面向一流学科突出扶优扶强、面向协同创新深化产教融合、面向区域需求促进共建共享"四个原则,对部分中央高校申报的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进行了项目评审和遴选。

(http://news.fudan.edu.cn/2019/0607/48025.html)

中国核工业大学落户天津生态城

近日,天津建设工程信息网发布中国核工业大学建设项目监理招标公告,明确了核工业大学项目的位置、施工及完工时间等重要信息:

该项目分期建设,本期建设总建筑面积约74588㎡,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70888㎡,地下人防工程3700㎡。拟建教学综合楼、行政楼、学生生活组团、教职工生活组团及室外工程等。工程建设地点为天津生态城的板块北端:东至玉砂道,南至渔泽路,西至云溪道,北至渔帆路。监理(施工阶段)期限自20190920日至20210920日。建设资金为67502万元。

(https://news.sina.com.cn/c/2019-06-25/doc-ihytcitk7460517.shtml)

康复大学正式落地青岛

611日,康复大学(筹)落地山东揭牌活动在青岛市举行。山东省,中国残联、国家卫生健康委,青岛市等部门将以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的标准,秉持当代先进康复理念,融合医学、生命科学、人文科学等,把康复大学共同建设成一所以研究为基础、以康复应用为主导的新型大学。

(http://qd.ifeng.com/a/20190611/7394679_0.shtml)

窗体顶端

天津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医院举行挂牌仪式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66日,天津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医院挂牌仪式举行。双方将搭建起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的桥梁,推动临床医学、智能医学、精准医学的快速发展,面向新医科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卓越医学人才。

(http://news.tju.edu.cn/info/1003/45486.htm)

 

 

 

 

 

 

 

 

 

 

 

 

 

 

附件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

 

为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树立科技界广泛认可、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加快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塑形铸魂科学家精神为抓手,切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科研生态和舆论氛围,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走在前列,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科技工作全过程,筑牢科技界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价值引领,把握主基调,唱响主旋律,弘扬家国情怀、担当作风、奉献精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改革创新,大胆突破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制度藩篱,营造良好学术生态,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坚持久久为功,汇聚党政部门、群团组织、高校院所、企业和媒体等各方力量,推动作风和学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为科技工作者潜心科研、拼搏创新提供良好政策保障和舆论环境。

(三)主要目标。力争1年内转变作风改进学风的各项治理措施得到全面实施,3年内取得作风学风实质性改观,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学术道德建设得到显著加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二、自觉践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四)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以支撑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己任,着力攻克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

(五)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坚定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不畏挫折、敢于试错,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强化担当作为。

(六)大力弘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把热爱科学、探求真理作为毕生追求,始终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坚持解放思想、独立思辨、理性质疑,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迷信学术权威。坚持立德为先、诚信为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良好风尚中率先垂范。

(七)大力弘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静心笃志、心无旁骛、力戒浮躁,甘坐“冷板凳”,肯下“数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反对盲目追逐热点,不随意变换研究方向,坚决摒弃拜金主义。从事基础研究,要瞄准世界一流,敢于在世界舞台上与同行对话;从事应用研究,要突出解决实际问题,力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八)大力弘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强化跨界融合思维,倡导团队精神,建立协同攻关、跨界协作机制。坚持全球视野,加强国际合作,秉持互利共赢理念,为推动科技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九)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坚决破除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打破各种利益纽带和裙带关系,善于发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敢于放手、支持其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甘做致力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

三、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十)崇尚学术民主。鼓励不同学术观点交流碰撞,倡导严肃认真的学术讨论和评论,排除地位影响和利益干扰。开展学术批评要开诚布公,多提建设性意见,反对人身攻击。尊重他人学术话语权,反对门户偏见和“学阀”作风,不得利用行政职务或学术地位压制不同学术观点。鼓励年轻人大胆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积极与学术权威交流对话。

(十一)坚守诚信底线。科研诚信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要把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结合起来,主动发现、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并视情节追回责任人所获利益,按程序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实行“零容忍”,在晋升使用、表彰奖励、参与项目等方面“一票否决”。科研项目承担者要树立“红线”意识,严格履行科研合同义务,严禁违规将科研任务转包、分包他人,严禁随意降低目标任务和约定要求,严禁以项目实施周期外或不相关成果充抵交差。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守住学术道德底线,按照对科研成果的创造性贡献大小据实署名和排序,反对无实质学术贡献者“挂名”,导师、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得在成果署名、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侵占学生、团队成员的合法权益。对已发布的研究成果中确实存在错误和失误的,责任方要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开和承认。不参加自己不熟悉领域的咨询评审活动,不在情况不掌握、内容不了解的意见建议上署名签字。压紧压实监督管理责任,有关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单位要建立健全科研诚信审核、科研伦理审查等有关制度和信息公开、举报投诉、通报曝光等工作机制。对违反项目申报实施、经费使用、评审评价等规定,违背科研诚信、科研伦理要求的,要敢于揭短亮丑,不迁就、不包庇,严肃查处、公开曝光。

(十二)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深入科研一线,掌握一手资料,不人为夸大研究基础和学术价值,未经科学验证的现象和观点,不得向公众传播。论文等科研成果发表后1个月内,要将所涉及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等原始数据资料交所在单位统一管理、留存备查。参与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的科研人员要保证有足够时间投入研究工作,承担国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团队负责人要全时全职投入攻关任务。科研人员同期主持和主要参与的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课题)数原则上不得超过2项,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领导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同期主持的不得超过1项。每名未退休院士受聘的院士工作站不超过1个、退休院士不超过3个,院士在每个工作站全职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3个月。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在聘期内或项目执行期内擅自变更工作单位,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要按规定承担相应责任。兼职要与本人研究专业相关,杜绝无实质性工作内容的各种兼职和挂名。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要加强对本单位科研人员的学术管理,对短期内发表多篇论文、取得多项专利等成果的,要开展实证核验,加强核实核查。科研人员公布突破性科技成果和重大科研进展应当经所在单位同意,推广转化科技成果不得故意夸大技术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不得隐瞒技术风险,要经得起同行评、用户用、市场认。

(十三)反对科研领域“圈子”文化。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打破相互封锁、彼此封闭的门户倾向,防止和反对科研领域的“圈子”文化,破除各种利益纽带和人身依附关系。抵制各种人情评审,在科技项目、奖励、人才计划和院士增选等各种评审活动中不得“打招呼”、“走关系”,不得投感情票、单位票、利益票,一经发现这类行为,立即取消参评、评审等资格。院士等高层次专家要带头打破壁垒,树立跨界融合思维,在科研实践中多做传帮带,善于发现、培养青年科研人员,在引领社会风气上发挥表率作用。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走近大中小学生,传播爱国奉献的价值理念,开展科普活动,引领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

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良好科研生态

(十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政府部门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树立宏观思维,倡导专业精神,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制定政策、创造环境、为科研人员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上。坚持刀刃向内,深化科研领域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建立信任为前提、诚信为底线的科研管理机制,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动权。优化项目形成和资源配置方式,根据不同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建立稳定支持、竞争申报、定向委托等资源配置方式,合理控制项目数量和规模,避免“打包”、“拼盘”、任务发散等问题。建立健全重大科研项目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确定重大创新方向要围绕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广泛征求科技界、产业界等意见。对涉及国家安全、重大公共利益或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应充分开展前期论证评估。建立完善分层分级责任担当机制,政府部门要敢于为科研人员的探索失败担当责任。

(十五)正确发挥评价引导作用。改革科技项目申请制度,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机制,让最合适的单位和人员承担科研任务。实行科研机构中长期绩效评价制度,加大对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稳定支持力度,反对盲目追求机构和学科排名。大幅减少评比、评审、评奖,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不得简单以头衔高低、项目多少、奖励层次等作为前置条件和评价依据,不得以单位名义包装申报项目、奖励、人才“帽子”等。优化整合人才计划,避免相同层次的人才计划对同一人员的重复支持,防止“帽子”满天飞。支持中西部地区稳定人才队伍,发达地区不得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特别是从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挖人才。

(十六)大力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加快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在线申报、信息共享。大力解决表格多、报销繁、牌子乱、“帽子”重复、检查频繁等突出问题。原则上1个年度内对1个项目的现场检查不超过1次。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要强化合同管理,按照材料只报1次的要求,严格控制报送材料数量、种类、频次,对照合同从实从严开展项目成果考核验收。专业机构和项目专员严禁向评审专家施加倾向性影响,坚决抵制各种形式的“围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创新主体要切实履行法人主体责任,改进内部科研管理,减少繁文缛节,不层层加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领导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在履行勤勉尽责义务、没有牟取非法利益前提下,免除追究其技术创新决策失误责任,对已履行勤勉尽责义务但因技术路线选择失误等导致难以完成预定目标的项目单位和科研人员予以减责或免责。

五、加强宣传,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舆论氛围

(十七)大力宣传科学家精神。高度重视“人民科学家”等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的精神宣传,大力表彰科技界的民族英雄和国家脊梁。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系统采集、妥善保存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深入挖掘所蕴含的学术思想、人生积累和精神财富。建设科学家博物馆,探索在国家和地方博物馆中增加反映科技进步的相关展项,依托科技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工程纪念馆(遗迹)等设施建设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十八)创新宣传方式。建立科技界与文艺界定期座谈交流、调研采风机制,引导支持文艺工作者运用影视剧、微视频、小说、诗歌、戏剧、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讲好科技工作者科学报国故事。以“时代楷模”、“最美科技工作者”、“大国工匠”等宣传项目为抓手,积极选树、广泛宣传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典型。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和中学编排创作演出反映科学家精神的文艺作品,创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十九)加强宣传阵地建设。主流媒体要在黄金时段和版面设立专栏专题,打造科技精品栏目。加强科技宣传队伍建设,开展系统培训,切实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强网络和新媒体宣传平台建设,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增强宣传效果、扩大传播范围。

六、保障措施

(二十)强化组织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对科技工作者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把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各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加强沟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细化政策措施,推动落实落地,切实落实好党中央关于为基层减负的部署。科技类社会团体要制定完善本领域科研活动自律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经常性开展职业道德和学风教育,发挥自律自净作用。各类新闻媒体要提高科学素养,宣传报道科研进展和科技成就要向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核实,听取专家意见,杜绝盲目夸大或者恶意贬低,反对“标题党”。对宣传报道不实、造成恶劣影响的,相关媒体、涉事单位及责任人员应及时澄清,有关部门应依规依法处理。

中央宣传部、科技部、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要会同有关方面分解工作任务,对落实情况加强跟踪督办和总结评估,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军队可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

 

 

 

 

 

 

 

 

 

 

 

 

 

 

 

 

 

 

 

 

附件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92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办好普通高中教育,对于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增强高等教育发展后劲、进一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统筹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改革目标。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构建全面培养体系

(三)突出德育时代性。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思想情怀,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要结合实际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突出思想政治课关键地位,充分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积极开展党团组织活动和主题教育、仪式教育、实践教育等活动。

(四)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改进科学文化教育,统筹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强化实验操作,建设书香校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强化体育锻炼,修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评价办法,丰富运动项目和校园体育活动,培养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使学生掌握13项体育技能。加强美育工作,积极开展舞蹈、戏剧、影视与数字媒体艺术等活动,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重视劳动教育,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统筹开展好生产性、服务性和创造性劳动,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本领、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

(五)拓宽综合实践渠道。健全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开发配置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打造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建设一批稳定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军事国防等教育基地,以及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现代企业、美丽乡村、国家公园等方面资源的重要育人作用,按规定免费或优惠向学生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纪念馆、展览馆、运动场等公共设施。定期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医院、福利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开展志愿服务,走进军营、深入农村开展体验活动。

(六)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强化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导向作用。强化对学生爱国情怀、遵纪守法、创新思维、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方面的评价。要从城乡学校实际出发,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以省为单位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统一评价档案样式,建立健全信息确认、公示投诉、申诉复议、记录审核等监督保障与诚信责任追究制度。要客观真实、简洁有效记录学生突出表现,对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造假的,要依规依纪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优化课程实施

(七)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各省(区、市)要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组织开展国家级示范性培训、校长教师全员培训和中西部贫困地区专项培训。遴选一批新课程培训基地学校,开展校长教师挂职交流和跟岗学习,对口帮扶薄弱高中。遴选一批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示范校,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八)完善学校课程管理。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合理安排三年各学科课程,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校园体育、艺术、阅读、写作、演讲、科技创新等社团活动。鼓励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促进普职融通。严格学分认定管理,对未按课程方案修满相应学分的学生,不得颁发高中毕业证书。加强课程实施监管,落实校长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

四、创新教学组织管理

(九)有序推进选课走班。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指导学校制订选课走班指南,开发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对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置等方面的统筹力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加强走班教学班级管理和集体主义教育,强化任课教师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主管理作用。

(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按照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积极推广应用优秀教学成果,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

(十一)优化教学管理。完善普通高中教学管理规范,落实市、县监管责任,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禁超课标教学、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严禁组织有偿补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少高中统考统测和日常考试,加强考试数据分析,认真做好反馈,引导改进教学。

五、加强学生发展指导

(十二)注重指导实效。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更好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处理好个人兴趣特长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关系,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

(十三)健全指导机制。各地要制定学生发展指导意见,指导学校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指导教师培训。普通高中学校要明确指导机构,建立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职业体验等对学生进行指导。注重利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高校应以多种方式向高中学校介绍专业设置、选拔要求、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等,为学生提供咨询和帮助。

六、完善考试和招生制度

(十四)规范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其他科目均实行合格性考试,考试内容为必修内容。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合格性考试由省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技术科目和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省级统一考试。体育与健康科目合格性考试按照省级要求由地市统一组织实施;艺术(或音乐、美术)科目合格性考试由省级确定具体组织实施方式。省级统一组织实施的合格性考试应安排在学期末,高一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科。高校招生录取所需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选择性考试,考试内容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由省级统一组织实施。

(十五)深化考试命题改革。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优化考试内容,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科学设置试题难度,命题要符合相应学业质量标准,体现不同考试功能。加强命题能力建设,优化命题人员结构,加快题库建设,建立命题评估制度,提高命题质量。

(十六)稳步推进高校招生改革。进一步健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机制,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引导高中学校转变育人方式、发展素质教育。加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招生录取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高等学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基本需要,结合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学生选考情况,不断完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并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和不同群体学生特点,研究制订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七、强化师资和条件保障

(十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地要进一步加大编制统筹调配力度,于2020年底前完成普通高中教职工编制核定,适应选课走班教学需要。各省(区、市)要完善普通高中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予以适当倾斜,并指导学校完善分配办法。创新教师培训方式,重点提升教师新课程实施、学生发展指导和走班教学管理能力。

(十八)改善学校校舍条件。各地要完善学校建设规划,扩大教育资源,优化校舍功能。要制订优惠政策,建立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审批和工程建设进度。有条件的地方应建设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社团活动室等,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各省(区、市)要制订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并于201912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修订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标准和装备配备标准,继续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加大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实施力度。

(十九)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各省(区、市)要完善普通高中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明确省市县分担责任。在严格遵守政府债务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多渠道筹措普通高中建设资金。科学核定普通高中培养成本,健全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各地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应于2020年达到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个别确有困难的地区可延至2022年前。完善成本分担机制,按照规定程序适当调整学费标准,建立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和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八、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工作,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省级政府统筹,落实市、县举办普通高中教育的责任。地方各级政府要将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深入研究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师资和校舍资源不足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和科学教育质量观,完善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激励办法,严禁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或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及奖惩学校和教师。要加强普通高中学校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二十一)明确部门分工。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同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推动落实好各项改革措施。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大编制统筹力度,做好普通高中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支持普通高中项目建设,建立并落实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财政部门要积极健全普通高中经费投入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支持普通高中学校及时补充教师,完善普通高中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自然资源部门要保障学校建设用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修订完善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标准。

(二十二)强化考核督导。国家制定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标准,完善质量监测办法。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要把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作为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校舍资源建设、师资队伍保障、化解大班额、经费使用管理等方面进行重点督导。省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强化对市、县政府履行相应职责的督导。要把督导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政府履职行为的重要依据,对发现的问题要强化问责、限期整改。

(二十三)营造良好环境。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要统一思想,加强统筹,形成合力。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关心孩子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及时解读相关政策,深入宣传正确教育观念和各地典型经验,严禁炒作升学率和高考状元,积极营造有利于推进改革的良好氛围。

 

 

 

 

 

 

 

 

 

 

 

 

 

 

 

 

 

附件3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名单

序号

国家平台名称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1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2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中科院

3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

4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中科院

5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科院

6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中科院

7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自然资源部

8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科院

9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科院

10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

教育部

11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科院

12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市场监管总局

13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科院

14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卫生健康委

15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中科院

16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

17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林草局

18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气象局

19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地震局

20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自然资源部

21

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科院

22

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

23

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

24

国家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

25

国家林业和草原种质资源库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林草局

26

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

27

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

28

国家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

29

国家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库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

30

国家寄生虫资源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卫生健康委

31

国家菌种资源库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

32

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健康委

33

国家病毒资源库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科院

34

国家人类生殖和健康资源库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卫生健康委

35

国家发育和功能人脑组织资源库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卫生健康委

36

国家健康和疾病人脑组织资源库

浙江大学

教育部

37

国家干细胞资源库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科院

38

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

同济大学

教育部

39

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科院

40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科院

41

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教育部

42

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库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市场监管总局

43

国家生物医学实验细胞资源库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卫生健康委

44

国家模式与特色实验细胞资源库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

45

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资源库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药监局

46

国家鼠和兔类实验动物资源库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

47

国家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资源库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科院

48

国家禽类实验动物资源库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

49

国家犬类实验动物资源库

广州医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科技厅

50

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

南京大学

教育部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优化调整名单

序号

国家野外站名称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梳理评估结果

1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

优秀

2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北京林业大学

教育部

优秀

3

广西环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科院

优秀

4

黑龙江三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科院

优秀

5

湖北神农架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中科院

优秀

6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中科院

优秀

7

山东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中科院

优秀

8

山东禹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科院

优秀

9

河南封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科院

优秀

10

湖南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

优秀

11

吉林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科院

优秀

12

四川贡嘎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科院

优秀

13

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

中科院

优秀

14

宁夏沙坡头沙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科院

优秀

15

江苏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科院

优秀

16

青海藏北高原冰冻圈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科院

优秀

17

新疆天山冰川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科院

优秀

18

青海瓦里关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青海省气象局

气象局

优秀

19

北京白家疃地球科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震局

优秀

20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地震局

中科院 地震局

优秀

21

北京空间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优秀

22

海南空间天气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科院

优秀

23

海南万宁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国资委

优秀

24

山东青岛海水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有限公司

国资委

优秀

25

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农业大学

教育部

良好

26

湖北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武汉大学

教育部

良好

27

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部

良好

28

甘肃临泽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科院

良好

29

广东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科院

良好

30

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

中科院

良好

31

河北栾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科院

良好

32

黑龙江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科院

良好

33

湖南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科院

良好

34

江西鹰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科院

良好

35

辽宁沈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科院

良好

36

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中科院

良好

37

内蒙古奈曼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科院

良好

38

陕西长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科院 教育部

良好

39

四川盐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科院 水利部

良好

40

西藏拉萨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科院

良好

41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科院

良好

42

云南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科院

良好

43

陕西安塞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科院

良好

44

湖南桃源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科院

良好

45

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东北林业大学

教育部 林草局

良好

46

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林草局

良好

47

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省科技厅 林草局

良好

48

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林草局

良好

49

云南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科院

良好

50

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

良好

51

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科院

良好

52

湖北东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

良好

53

河南新乡农作物种质资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

良好

54

北京昌平土壤质量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

良好

55

北京上甸子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北京市气象局

气象局

良好

56

黑龙江龙凤山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黑龙江省气象局

气象局

良好

57

浙江临安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浙江省气象局

气象局

良好

58

南极中山雪冰和空间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自然资源部

良好

59

云南东川泥石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科院

良好

60

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三峡大学

湖北省科技厅

良好

61

北京房山人卫激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测绘局

良好

62

吉林长白山火山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地震局

良好

63

湖北武汉引力与固体潮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

地震局 教育部 

良好

64

甘肃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甘肃省地震局

地震局

良好

65

山西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山西省地震局

地震局

良好

66

湖北武汉大地测量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良好

67

湖北武汉大气遥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武汉大学

教育部

良好

68

湖北武汉大气淡水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

国资委

良好

69

北京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国资委

良好

70

海南琼海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国资委

良好

71

广东广州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国资委

良好

72

重庆江津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国资委

良好

73

黑龙江漠河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国资委

良好

74

浙江舟山海水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钢铁研究总院舟山海洋腐蚀研究所

国资委

良好

75

福建厦门海水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国资委

良好

76

海南三亚海水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国资委

良好

77

黑龙江大庆土壤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国资委

良好

78

西藏拉萨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国资委

良好

79

甘肃敦煌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国资委

良好

80

云南西双版纳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国营第二九八厂

国资委

良好

81

河南商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

一般

82

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科院

一般

83

新疆阿克苏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科院

一般

84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科技厅林草局

一般

85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西藏农牧学院

西藏科技厅林草局

一般

86

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甘肃省科技厅林草局

一般

87

陕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教育部 林草局

一般

88

海南三亚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科院

一般

89

南极长城极地生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自然资源部

一般

90

西藏羊八井宇宙线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一般

91

西藏拉萨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西藏自治区地震局

地震局

一般

92

上海佘山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上海市地震局

地震局

一般

93

四川成都土壤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有限公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一般

94

辽宁沈阳土壤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中科院

一般

95

新疆尉犁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

国资委

一般

96

青海格尔木盐湖水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有限公司

国资委

一般

97

新疆库尔勒土壤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国资委

一般

 

 

 

上一条:7月--2019南华信息参考 下一条:5月--2019南华信息参考

关闭

 

湖南·衡阳·南华大学教育发展与校友联络办公室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0734-8281997 邮箱:2598835759@qq.com  邮编:421001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南华大学西苑一办公楼105室

 
基金会在线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