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华大学教育发展与校友联络部!

南华大学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机构设置校友会教育基金会理事会党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参考 > 正文

8月--2019南华信息参考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5日 10:29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南华信息参考

2019年第8期(第4卷)

南华大学发展改革与对外联络处  主编         2019831

【信息汇递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

§ 教育部印发《前沿科学中心建设管理办法》

§ 教育部关于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推出多项举措为科研人员“减负”

§ 天津:推出十项政策 降低职称申报门槛

§ 江西:发布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落地江西的实施意见

§ 广东:启动第三批省实验室建设 公布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和精准医疗创新平台名单

§ 杭州:出台人才生态37  重点实施青年人才弄潮工程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启动建设

§ 绍兴:出台《高水平建设人才强市的若干政策》

行业动态】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

§ 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中国工业互联网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大会召开

§ 2019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概要

§ 天津大学与奇虎360合作打造智能安全生态

§ 西安交通大学与紫光展锐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 我国高校接连布局“人工智能”

合作办学

§ 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四川大学共建四川华西国际医院

§ 南方科技大学与悉尼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 复旦大学与孔子学院总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天津大学与上海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浙江大学与海宁市全面战略合作迈上新阶段

【典型经验】

§ 华中科技大学2个月内10项科研取得新进展

§ 武汉大学“三个聚焦”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信息汇递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见附件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moe_784/201908/t20190829_396477.html)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

   8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机制,体育领域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果,全民族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2035年,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完善、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

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居于世界前列,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见附件2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9/02/content_5426485.htm)

教育部印发《前沿科学中心建设管理办法》

821日,教育部印发《前沿科学中心建设管理办法》提出,高校是前沿科学中心的建设主体,要按照物理空间实、研究队伍实、目标任务实、投入保障实的要求组织立项申报建设。(见附件3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moe_784/201908/t20190829_396477.html)

教育部关于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

823日,教育部印发《关于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20192021年,分年度在不同领域建设一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立健全符合不同领域基础学科拔尖学生重点培养的体制机制,引导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有利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实现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不断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初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一批勇攀科学高峰、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拔尖人才崭露头角。

2019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范围是数学、物理学(含理论力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17个类别,计划建设100个基地。(见附件4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08/t20190829_396466.htm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推出多项举措为科研人员“减负”

814日,自然科学基金委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和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对面上项目等10类项目进行集中审批,决定资助41752项,共资助直接费用2103070.68万元,占全年资助计划的72.51%

为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自然科学基金委与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通知》,推出精简信息填报和材料报送,简化项目预算编制要求,精简项目过程检查,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赋予科研单位项目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等措施。

同时,继续扩大无纸化申请试点范围,重点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均实行无纸化申请。取消提供学术委员会或专家组推荐意见的要求。对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等,一般不开展过程检查,仅在必要时进行抽查。对其他研究目标相对明确、资金体量较大的项目,如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等,在项目实施中期组织同行专家采取会议或者通讯评审方式,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0/info76253.htm)

天津:推出十项政策 降低职称申报门槛

日前,天津市人社局下发2019年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推出十项政策,降低职称申报门槛。

十项政策中,在减少申报要件方面,提出减少居民身份证、继续教育证书、业绩考绩卡片、《职称申报人审核表》《存档人员档案信息核对情况报告》等5个申报要件。评委会所需纸质申报材料从最多25项减到不超过8项。在打破年限层级和论文限制方面,提出对该市各类企业引进和培养的高端紧缺人才,企业可根据其业绩水平直接申报相应级别职称。

(http://tj.people.com.cn/n2/2019/0815/c375366-33251480.html)

江西:发布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落地江西的实施意见

   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落地江西的实施意见》印发实施,提出了进一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落地江西的18条意见,如:高校制订的横向科研管理办法可作为审计检查依据,并规定横向项目结余经费可全部奖励项目组成员;高校以市场委托方式取得的横向项目,可约定其成果权属归科技人员所有;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横向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等业绩与其他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同等对待,横向合作活动,可折算成科研教学工作量。

(http://www.jiangxi.gov.cn/art/2019/8/30/art_5862_727520.html)

广东:启动第三批省实验室建设 公布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和精准医疗创新平台名单

829日,广东省实验室(第三批)建设启动会在广州举行。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3家省实验室授牌。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采用“核心+网络”模式组建,由广州市承建核心实验室,在深圳、茂名、肇庆、云浮市设立分中心;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采用“核心+网络”模式组建,由惠州市承建核心实验室,在阳江、佛山、云浮、汕尾市设立分中心;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省实验室,按照“两点布局”模式由广州、深圳联合共建。

广东于201712月开始在再生医学与健康、网络空间、先进制造、材料、化学与精细化工、南方海洋、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等领域启动建设7家省实验室。目前,第一、二批省实验室已聚集高文、王恩哥、汪卫华、姚建年、张偲、陈大可、吴有生、詹启敏等200余位院士和100多个高水平人才团队。目前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29家,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

819日,为l落实广东医疗卫生高地行动计划(2016-2018年),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确定了100个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和10个精准医疗创新平台名单,对“十二五”期间的15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直接认定为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http://sl.china.com.cn/2019/0830/65981.shtml//http://wsjkw.gd.gov.cn/zwgk_gsgg/content/post_2586025.html

杭州:出台人才生态37  重点实施青年人才弄潮工程

日前,杭州以创人才生态最优城市,聚天下英才共建城市为总目标,正式出台“人才生态37条”。其中,重点实施青年人才弄潮工程,主要内容是:

面向全球知名高校招才引智,选择一批杭州急需学科背景的优秀博士生到特色小镇、产业平台挂职任职。在市级各类人才计划中增设青年人才专项,对新引育的国家级青年人才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安家补助。对来杭实习的海内外大学生和在校高技能人才,每月给予2000元的实习补贴。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并缴纳社保的,可以直接落户。对来杭工作的全球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其中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鼓励青年人才向杭州西部流动,应届大学毕业生在西部区县(市)工作满3年后,再给予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一次性补贴。加大青年人才安居补助力度,给予E类人才(博士毕业生)每月2500元租房补助,新就业大学毕业生及创业人员每月最高1080元公共租赁住房货币补贴等。

据第三方机构统计,2017年以来,杭州人才净流入率和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第一。预计到2022年,杭州全市人才资源将从2018年底的242万人提高到逾300万人。

(http://www.sohu.com/a/334816540_100198912)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启动建设

     824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组建实施方案论证会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咨询会议召开,标志着一个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航母级”研究平台即将扬帆起航。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依托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建设,将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重点部署清洁煤炭利用、磁约束聚变、可再生能源以及智能电力电网四个研究方向,带动我省能源领域科研力量优化布局和自主创新能力跃升,最终建成具有“一流的研究设施、一流的核心技术、一流的研究团队、一流的科研成果”的国家级能源实验室。

(http://ah.people.com.cn/n2/2019/0827/c358428-33290354.html)

绍兴:出台《高水平建设人才强市的若干政策》

822日,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杭绍甬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绍兴市重磅出台《高水平建设人才强市的若干政策》,打响人才抢夺战。此文件将以往的13个人才政策进行整合,形成了“3.0版本”的人才新政,并提出:

大手笔“招才引智”:如在原有创业创新人才项目资助的基础上,新增绍兴“海内外英才计划”领军型团队政策,对国际一流团队和顶尖人才领衔的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对新引进的市级及以上领军人才,根据个人对地方的贡献给予为期5年的专家津贴;对投资额超过50亿的重大招商项目,可推荐符合相应条件的1名主要技术负责人和3名中层技术骨干分别为市级领军人才、高级人才,享受相应政策待遇。

重金扶持“人才创业”:如对人才创业企业,给予最高1000平方米的6年免租创业场所或相应租金补贴,以及最高500万销售奖励、500万创投跟进奖励、500万新增研发设备投入及产业化租金资助。创新“人才+资本”政策举措,市县两级联合组建人才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采取直投、跟投等方式投资人才初创企业;对人才创业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的政策性担保,特别重大人才项目可提高担保额度;对商业银行给予人才企业的信用贷款最高奖励500万元、信用贷款损失最高补偿500万元。

高校毕业生可以先落户后就业,来企业工作后给予0.6-35万元的补贴。

(http://www.sxdj.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1599)

【行业动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2030年教育议程提供指导和建议的重要文件。

文件提出要采用人工智能平台和基于数据的学习分析等关键技术构建可支持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综合型终身学习体系。要确保人工智能促进全民优质教育和学习机会,无论性别、残疾状况、社会和经济条件、民族或文化背景以及地理位置如何。并倡议要支持对与新兴人工智能发展影响相关的前沿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推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创新的有效战略和实践模式,以期构建一个在人工智能与教育问题上持有共同愿景的国际社会。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8/t20190828_396185.html)

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中国工业互联网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大会召开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推进,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坚持创新型国家战略,积极拥抱信息社会,踊跃投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自身变成“主战场”,唱响“主旋律”,举办多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国际会议:

82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开幕。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继续高标准办好智博会,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指示要求的重要举措,集中展示全球智能产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一次盛会。多位国外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多名诺贝尔奖和图灵奖获得者、数十名中国“两院”院士、国内外智能化领域企业领军人物、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组织负责人等1900多名中外嘉宾出席。

820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自2015年首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以来,经过5年发展,中国世界机器人大会已经成长为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专业化、社会化交流合作平台,在促进技术交流、深化企业合作、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会发布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

82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指导,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通信管理局、香港创新及科技局、澳门经济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9中国工业互联网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大会在广州开幕。会议强调,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了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发展模式,重塑了全球产业链分工。会议提出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四项举措:

一是推进数字产业化。推广固定宽带千兆应用,全面部署IPv6,加快传统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启动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动工业互联网网络升级改造,推进国家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

二是加快产业数字化。发挥政产学研用合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化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促进工业互联网向更多垂直领域城延伸,加快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打造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

三是加强数字化治理。推动数字技术从生活消费领域向生产制造、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加快构建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积极建立多方协同共治的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管理制度,全面筑牢安全防线。

四是拓展数字化空间。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利用双多边合作机制,加强各层面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流动安全保障、政策法规等重大问题上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广大企业积极参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国际标准规范和规则的研究制定,推动产业开放化、国际化发展。

(http://www.miit.gov.cn/n1146290/n1146402/c7334384/content.html,n7039597/c7269419/content.html,c7334373/content.html

2019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概要

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概要如下:

2013-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文献产出共30.5万篇。其中,中国发表7.4万篇,美国发表5.2万篇。中国人工智能论文发文量居全球最高,企业数量、融资规模居全球第二,但引文影响力指标(FWCI)相对落后。美国人工智能论文引文影响力(FWCI)、PCT专利数量、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等指标都居全球第一,整体实力领跑全球。英国人工智能论文发文量、总被引次数、企业数量、融资规模等指标排名第三,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也具相当实力。以色列虽然论文和企业数量不多,但论文引文影响力指标(FWCI)以及产学研合作指标突出。

中国人工智能引文影响力(FWCI)等体现科研质量的指标总体上与美国、以色列、英国等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与此同时,中国人工智能论文质量近年来进步较快,近十年来论文引用指标呈持续上升趋势。全球居前1%的人工智能高被引论文中,中国已居全球第二。然而,如果从更高质量的全球高被引前100篇论文来看,中国与领先国家差距拉大,中国只有16篇高质量论文,落后于美国、英国居全球第三位。

2019年分析发现,在被引用最多的前10%的论文中,中国的作者比例稳步上升。其份额在2018年达到26.5%的峰值,与美国的29%相差不远,而美国的份额正在下降。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中国明年在这方面可能会超过美国。

我国各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不尽相同。长三角地区基础相对最为雄厚,珠三角地区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中、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但已表现出相当的后发潜力。

2018年长三角地区机器人总销售收入超过124亿元,位于全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域之首。在服务机器人领域,长三角地区拥有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覆盖传感器、机器视觉、语音语义理解、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环节,并逐步探索创新商业应用模式。

近年来,随着用工成本压力持续上升,珠三角地区制造企业倾向于通过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减少人力资源投入,为机器人产品应用提供了潜在市场。珠三角地区2018年机器人产品销售总收入达到108.5亿元,其中深圳市以67亿元销售收入居首,佛山、广州和东莞位列其后。但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企业规模以中小企业居多,年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数量相对有限,产业集聚度整体偏低为28%左右。

(http://smart.huanqiu.com/robot/2019-08/15371770.html?agt=15417)

天津大学与奇虎360合作打造智能安全生态

817日,2019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五届夏季高峰会开幕。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在峰会上透露,将投资百亿,与天津大学等科研力量合作研发构筑新一代智能安全生态。天津大学将在城市风险计算理论、城市安全大脑设计、城市安全大脑测试床研制等方面与360进行科研合作,为构筑新一代智能安全生态贡献科研力量。双方将在信息科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学科加强人才培养,共同打造国内一流的网络安全学院,为天津、京津冀乃至全国建设高端网络安全、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人才队伍。

(http://news.tju.edu.cn/info/1003/46257.htm)

西安交通大学与紫光展锐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828日,西安交通大学与紫光展锐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举行。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人工智能,特别是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加强产学研合作,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多媒体图像处理和识别以及5G通信等领域,共同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

备注:紫光展锐是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标杆企业,也是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领军企业,其致力于移动通信和物联网领域核心芯片的自主研发及设计,产品涵盖2G/3G/4G/5G移动通信基带芯片、物联网芯片、射频芯片、无线连接芯片、安全芯片、电视芯片,是全球全面掌握2G/3G/4G/5G移动通信技术以及IoT等全场景通信技术的少数企业之一。目前,紫光展锐拥有近4500名员工,其中90%以上是研发人员,在全球拥有14个技术研发中心及7个客户支持中心,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面向公开市场的手机芯片设计企业、全球领先的5G通信芯片企业和中国最大的泛连接芯片供应商。

http://news.xjtu.edu.cn/info/1033/118784.htm)

我国高校接连布局“人工智能”

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以来,全国已有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布26项人工智能专项政策。516日召开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提出,我国将在2020年底前启动建设10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计划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培育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团队和专门高级人才。

人工智能学科和专业建设加快推进,全国30多所高校成立AI学院,75所高校自主设置89个人工智能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人工智能进入高中新课标,第一本高中教材《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出版。人工智能企业通过与研究型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院、研究中心等方式加速人工智能高水平人才成长,多层次AI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

    (https://tech.163.com/19/0724/07/EKR70HTI00097U7S.html)

【合作办学】

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四川大学共建四川华西国际医院

824日,四川华西国际医院建设项目启动仪式在双流西航港举行。四川华西国际医院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四川大学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推进深化市校合作的一次实践探索,并被成都市纳入重点民生项目。按照合作协议,国际医院将按照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设计床位1000张,占地约100亩。建设目标是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医疗机构。

(http://www.scu.edu.cn/info/1207/11239.htm)

南方科技大学与悉尼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与悉尼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该合作备忘录是两校2017年签署的重点技术合作协议的延伸,旨在探讨开展智慧城市管理和工程领域的科研教育合作,两校合作建立的生物医学材料及设备联合研究中心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不少成果。(https://newshub.sustech.edu.cn/zh/html/201908/25488.html)

复旦大学与孔子学院总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824日,复旦大学与孔子学院总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双一流”大学建设、一带一路研究、高校智库、汉语国际推广等项目上深化战略合作,助力中国发展、大国外交。

(http://news.fudan.edu.cn/2019/0829/48358.html)

天津大学与上海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828日上午,天津大学与上海大学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双方将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干部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

(http://www.tju.edu.cn/info/1026/2051.htm)

浙江大学与海宁市全面战略合作迈上新阶段

827日下午,浙江大学-海宁市全面战略合作委员会会议在海宁举行,双方合作共建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暨国际联合创新中心,将海宁国际校区打造成为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并将紧紧围绕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浙江大学“双一流”战略部署,集聚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创新资源,构建高水平国际合作创新平台群,对接国际前沿,促进学科交叉,推进转化合作,打造区域高能级创新载体,助力“双一流”建设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http://www.news.zju.edu.cn/2019/0827/c755a1582999/page.htm)

 

南京理工大学-美国德州仪器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820日,南京理工大学-美国德州仪器创新中心成立仪式举行,双方将合作完善新工科背景下本科生、研究生多元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针对国际化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特点,开展“项目课程”、企业实践等教学模式改革;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服务、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新兴产业,开展科技创新合作。

(http://zs.njust.edu.cn/24/1d/c4621a205853/page.htm)

窗体顶端

【典型经验】

华中科技大学2个月内10项科研取得新进展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华中科技大学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方略,构建起了覆盖基础研究层、高新技术研究层、技术开发层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从620日至730日,学校在10个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发表了6篇《自然》、1篇《科学》、2篇《德国应用化学》和1Gastroenterology论文。

(https://www.cingta.com/detail/13648)

武汉大学“三个聚焦”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武汉大学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健全体制机制,优化指导服务,支持和帮助教师加强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能力,为整体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聚焦“以制度保教”,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成立校院两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立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实现校内、院内优质教学资源“全流通”。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工作交流活动,近三年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共组织各类工作坊、教学沙龙、讲座等活动90余次,参与师生近5000人次;学院(系)分中心开展相关活动1700余次,参与师生3万余人次,广泛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问题。积极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引、帮、促、建”全流程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引入教学名师示范课和观摩课,支持教师承担教学发展专项研究课题,促进教师将科研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建设教师跨学科教学交流平台。大力推动两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一线,六位院士20年同上一堂课;完善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将科研前沿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聚焦“以竞赛促教”,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种教学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寓教于赛”,形成比赛、示范、反思、提升“四位一体”竞赛模式。规定40岁以下青年教师全员参与两年一届的学校“青教赛”,并加强赛前教学观摩和赛后反思分享,促进教学能力交流提升。将教学竞赛纳入每年的院系评估指标和事业发展业绩奖励范围,设置“教师教学发展专项教研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

  聚焦“以技术辅教”,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通过专项课题支持、示范项目引领等方式,引导教师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参与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广泛运用智能化移动端教学辅助工具,实现百人大课堂“30秒迅速点名”、师生在线互动提问全覆盖等教学形式创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利用学校教学模拟演练室“微格”教室,组织新入职教师和教学指导老师进行“真学、真帮、真促进”的实景演练,通过课堂观摩、教学设计、控时展示、师生互评、自我反思等环节,帮助新入职教师多角度观察和学习教学技巧,尽快提升教学能力,顺利完成从教学新人到教学“达人”的转变。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133/s196/201908/t20190822_395443.html)

 

 

 

 

 

 

 

 

 

 

 

附件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现就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1.重要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思政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要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课堂教学效果还需提升,教材内容不够鲜活,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存在短板,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评价和支持体系有待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建设相对薄弱,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有待增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没有完全形成,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的氛围不够浓厚。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思政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切实增强办好思政课的信心,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2.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二是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三是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四是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五是坚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积极为这支队伍成长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六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注重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二、完善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

  4.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

  5.调整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在保持思政课必修课程设置相对稳定基础上,结合大中小学各学段特点构建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博士阶段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硕士阶段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本科阶段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专科阶段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各高校要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高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开设“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课程。初中、小学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必修课程,可结合校本课程、兴趣班开设思政类选修课程。

  6.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特点,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

  7.加强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建设,科学制定教材建设规划,注重提升思政课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国家统一开设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全部由国家教材委员会组织统编统审统用,在教材中及时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地方或学校开设的思政课选修课教材,由各地负责组织审定。研究编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导纲要,研究编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科技创新文化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等进课程教材指南,编制中华民族古代历史和革命建设改革时期英雄人物、先进模范进课程教材图谱,分课程组织编写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指南,组织专家编写深度解读教材体系的示范教案,实施思政课优秀讲义出版工程,开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书单,建设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库。

  三、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8.加快壮大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各地在核定编制时要充分考虑思政课教师配备要求。高校要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在编制内配足,且不得挪作他用,并尽快配备到位。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各地要统筹解决好思政课教师缺口问题。各高校可在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科选择优秀教师进行培训后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可探索胜任思政课教学的党政管理干部转岗为专职思政课教师机制和办法,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高校要积极动员政治素质过硬的相关学科专家转任思政课教师。采取兼职的办法遴选相关单位的骨干支援高校思政课建设。各地应对民办学校指派思政课教师或组建专门讲师团。制定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

  9.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以培育一大批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为目标,制定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规划,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及地方党校(行政学院)面向思政课教师举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修班,办好“周末理论大讲堂”、骨干教师研修班,实施好思政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建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依托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在高校重点开展理论研修,依托高水平师范类院校重点开展教学研修,全面提升每一位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知识素养。建立一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学基地”,组织思政课教师在国内考察调研,在深入了解党和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组织思政课骨干教师赴国外调研,拓宽国际视野,在比较分析中坚定“四个自信”。完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三级培训体系。本科院校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40元,专科院校按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教师的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并逐步加大支持力度。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政论、时政节目要积极推出优秀思政课教师传播理论成果,展示综合素质,增强社会影响力。

  10.切实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明确与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特点相匹配的评价标准,进一步提高评价中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各高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工作中,要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校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委员会要有同比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按教师比例核定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各类岗位占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岗位比例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指标不得挪作他用。要将思政课教师在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上发表的理论文章纳入学术成果范畴。实行不合格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

  11.加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把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中的优秀分子纳入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在“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四个一批”等人才项目中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各地要因地制宜设立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岗位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相应核增学校绩效工资总量。要把思政课教师作为学校干部队伍重要来源,学校党政管理干部原则上应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经历。党和国家设立的荣誉称号要注重表彰优秀思政课教师,教育部门要大力推选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等先进典型。对立场坚定、学养深厚、联系实际、成果突出的思政课教师优秀代表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2.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注重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和教育教学,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构建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提前批次录取或综合考核招生等方式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给予推免政策倾斜鼓励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采取硕博连读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方式加强培养。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专门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并逐步按需增加招生培养指标。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发展党员力度,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四、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13.加大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进一步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为重点建设学科,为思政课建设提供坚实学科支撑。深入研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提供多角度学术支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领航作用,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根据需求逐步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支持有关高校联合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组织思政课教师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及时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

  14.加大思政课教研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机制,普遍实行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全面提升教研水平。遴选学科带头人担任各门课集体备课牵头人,学校领导干部要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建立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备课机制,发挥思政课建设强校和高水平思政课专家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建设,完善思政课教师网络备课服务支撑系统。建立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交流研修机制,深入开展相邻学段思政课教师教学交流研讨。推动建立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交流机制。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建设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

  15.切实加强思政课课题研究和成果交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设立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开展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等研究,逐步加大对相关课题研究的支持力度。各地要参照设立相关项目并给予经费投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成果学术阵地建设,首批重点建设10家学术期刊和若干学术网站,支持新创办一定数量的思政课研究学术期刊。制定思政课教师发表文章的重点报刊目录,将《人民日报》、《求是》、《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及地方党报党刊列入其中。委托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分片建立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中心,设立一批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测基地。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单列思政课专项,每2年开展1次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定期开展优秀思政课示范课巡讲活动。打造一批思政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探索建设融媒体思政公开课,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16.全面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强化“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把思政课教学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基本职责,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在发展规划、人才引进、公共资源使用等方面给予马克思主义学院优先保障。建好建强一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有条件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一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工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上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全面推动各地宣传、教育等部门共建所在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培养工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建设。

  17.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五、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

  18.严格落实地方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地方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摆上重要议程,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思政课建设,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高校和讲思政课特别是“形势与政策”课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结合学习和工作至少讲1次课。各地要把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纳入思政课建设整体布局。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考核和政治巡视。

  19.推动建立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推动高校领导干部兼任班主任等工作,建立健全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及职能部门力量深入一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服务学生发展的制度性安排。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作为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要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和工作经历,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高校党委常委会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会议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4个课时思政课,高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2个课时思政课,可重点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讲话等要鲜明体现党的教育方针、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标准体系。

  20.积极拓展思政课建设格局。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把思政课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要牵头抓好思政课建设,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要指导抓好军队院校思政课建设。教育部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对不同类型思政课建设分类指导。有关部门和各地要保证思政课管理人员配备,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强化中考、高考、研究生招生考试对学生学习思政课的指挥棒作用,将思政课学习实践情况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索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学生评奖评优重要标准,作为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参考。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制定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汇聚办好思政课合力。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附件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

国办发〔20194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9810

 

体 育 强 国 建 设 纲 要

为进一步明确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及措施,充分发挥体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协同联动,持续提升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更好发挥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二)战略目标。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机制,体育领域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果,全民族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2035年,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完善、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全民健身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2%;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竞技体育更好、更快、更高、更强,夏季项目与冬季项目、男子项目与女子项目、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三大球”与基础大项等实现均衡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体育产业更大、更活、更优,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体育文化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不断提高,中华体育精神传承发扬;体育对外和对港澳台交往更活跃、更全面、更协调,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一国两制”事业的重要方面。

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居于世界前列,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二、战略任务

(一)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务院全民健身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地方各级政府建立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紧紧围绕便民惠民,抓好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建设。积极开展体育强省、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三级联创活动,逐步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在地区、城乡、行业和人群间的均等化。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加强城市绿道、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健身公园、社区文体广场以及足球、冰雪运动等场地设施建设,与住宅、商业、文化、娱乐等建设项目综合开发和改造相结合,合理利用城市空置场所、地下空间、公园绿地、建筑屋顶、权属单位物业附属空间。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体育场所,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有序促进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紧密结合美丽宜居乡村、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鼓励创建休闲健身区、功能区和田园景区,探索发展乡村健身休闲产业和建设运动休闲特色乡村。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制定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因时因地因需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坚持大健康理念,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面向全民的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和评定体系。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各类民族民间民俗传统运动项目。建立群众性竞赛活动体系和激励机制,探索多元主体办赛机制。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优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发挥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示范作用,推进各级体育总会建设,完善覆盖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带动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开展。制定实施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农民、职业人群、残疾人等群体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考核体系,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实行工间健身制度,鼓励和支持新建工作场所建设适当的健身活动场地。积极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进社区,普及冬奥知识和冰雪运动。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

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促进体育场馆活动预订、赛事信息发布、经营服务统计等整合应用,推进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分布于城乡社区、商圈、工业园区的智慧健身中心、智慧健身馆。依托已有资源,提升智慧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实现资源整合、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加强分析应用。

(二)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

完善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坚持开放办体育,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优秀运动员培养和优秀运动队组建模式,建立向全社会开放的国家队运动员选拔制度,充分调动高校、地方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的积极性。综合评估竞技体育项目发展潜力和价值,统筹各项目发展,建立竞技体育公共投入的效益评估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加强优秀运动队复合型训练团队建设,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训练体系。统筹国际国内体育科技资源,构建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体育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加强科研攻关、科技服务和医疗保障工作。加大对训练基地科研、医疗、文化教育等支持,把若干现有基地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训、科、医、教、服”一体化训练基地。

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体系。推进竞赛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与国际接轨的体育竞赛制度,构建多部门合作、多主体参与的金字塔式体育竞赛体系,畅通分级分类有序参赛通道,推动青少年竞赛体系和学校竞赛体系有机融合。深化全国运动会、全国冬季运动会、全国青年运动会改革。支持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活动,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形式多样的系列赛、大奖赛、分站赛等。

做好2020年东京奥运会、残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备战参赛工作。在保持传统优势项目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基础项目;持续加大冰雪项目选材力度,恶补冰雪项目短板,不断提高冰雪竞技水平;扎实推进备战工作,全面加强科学训练、赛事平台建设、反兴奋剂、综合服务保障等工作,建立人才流动绿色通道;打造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的一流队伍,确保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残奥会上取得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实现全项目参赛,取得我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参赛史上最好成绩。

全面推动足球、篮球、排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三大球”发展道路,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三大球”训练、竞赛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科技助力,提高“三大球”训练、竞赛的科学化水平。挖掘“三大球”项目文化,提高大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推进职业体育发展。鼓励具备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化道路,支持教练员、运动员职业化发展,组建职业联盟。完善职业体育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俱乐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体育经纪人制度,积极探索适应中国国情和职业体育特点的职业运动员管理制度。完善职业体育联赛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俱乐部的市场主体作用,培育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职业联赛。

(三)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完善体育全产业链条,促进体育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推动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体育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促进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体育服务业提质增效。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体育用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示范应用,引导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支持可穿戴运动设备和智能运动装备的研发与制造,显著提升体育用品供给能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体育企业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体育品牌,支持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完善健身教练、体育经纪人等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扶持体育培训、策划、咨询、经纪、营销等企业发展。鼓励大型健身俱乐部跨区域连锁经营,鼓励大型体育赛事进行市场开发,支持成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

扩大体育消费。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体育消费粘性,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供给,激发大众体育消费需求。拓展体育健身、体育观赛、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消费新空间,促进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推动体育消费便利化。支持各地创新体育消费引导机制。

加强体育市场监管。完善体育市场监管体制,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市场的配置作用、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促进体育市场主体自我约束、诚信经营。推进体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体育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强化体育企业信息归集机制,健全信用约束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四)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深入挖掘中华体育精神,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精心培育和发展体育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文化。完善中国体育荣誉体系,鼓励社会组织和单项体育协会打造褒奖运动精神的各类荣誉奖励。倡导文明观赛、文明健身等体育文明礼仪,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

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加强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保护、推广和创新,推进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开展体育文物、档案、文献等普查、收集、整理、保存和研究利用工作。开展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推动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挖掘体育运动项目特色、组织文化和团队精神,讲好以运动员为主体的运动项目文化故事。培育具有优秀品德和良好运动成绩的体育明星,组织运动队和体育明星开展公益活动。以各类赛事为平台,举办以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文化展示。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为契机,弘扬冰雪运动项目文化。

丰富体育文化产品。实施体育文化创作精品工程,创作具有时代特征、体育内涵、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鼓励开展体育影视、体育音乐、体育摄影、体育美术、体育动漫、体育收藏品等的展示和评选活动。

(五)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体育交往,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一国两制”事业。

构建体育对外交往新格局。深化与亚洲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的体育交流合作,务实推进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体育互利合作,巩固和发展与非洲和拉美国家的体育友好关系。引导、支持和鼓励体育类社会组织、体育明星、大众媒体、体育企业、海外华侨等在体育对外交往活动中发挥作用。

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体育交流合作。积极参与政府间人文交流活动,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合作框架下的体育交流活动。制定实施共建“一带一路”体育发展行动计划,积极搭建各类体育交流平台,鼓励丰富多样的民间体育交流。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体育旅游方面深度合作,打造“一带一路”精品体育旅游赛事和线路。

提升中国体育国际影响力。实施中华武术“走出去”战略,对标奥运会要求,完善规则、标准,力争武术项目早日进入奥运会。通过孔子学院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平台,推动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国际化发展。拓展对外传播优势平台,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的交流合作,扩大我国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深化对港澳台地区体育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内地与港澳体育交流合作,支持港澳体育事业发展。邀请港澳相关人士参加和观摩全国综合性运动会。支持港澳申请和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积极稳妥地开展两岸体育交流合作,强化两岸体育交流机制。坚持在“奥运模式”框架内,妥善处理国际体育活动中的涉台问题。

三、政策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体育、发展改革、财政、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教育、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科技、民政、外交、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残联等部门和单位要建立目标任务分解考核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如期完成。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构建管办分离、内外联动、各司其职、灵活高效的体育发展新模式,实现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公共财政体育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体育强国建设。合理划分地方各级政府在体育领域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明确地方主体责任。加大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力度。落实体育税费政策,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估督查。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考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育用地需求,建立社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建标准和评价制度。研究完善建设用地标准,在国家土地政策允许范围内,保障重要公益性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设施、项目必要用地,并依法依规办理用地手续。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海峡西岸等区域内体育协调发展。加快在海南建设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和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挖掘中西部地区独特的体育资源优势,形成东、中、西部体育良性互动格局。丰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群众的体育生活,做好体育援疆、援藏工作。

(四)加快体育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定全国体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建立健全适应体育行业特点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人才评价机制。选派重点项目、重点领域专业人才出国(境)培训、留学,支持与海外高水平机构联合培养体育人才。开展体育引智工作,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五)推进体育领域法治和行业作风建设。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加快体育领域相关法规文件立改废释工作。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对体育赛事、体育市场经营等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管,不断优化服务。强化体育执法,建立体育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开展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专项治理。加强运动队党建和运动员、教练员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运动员职业道德教育和文明礼仪修养。各类体育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企业规范经营。

(六)加强体育政策规划制定等工作。制定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以及包括“三大球”在内的各运动项目发展规划。全面推进体育标准化建设,重点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以及运动水平、赛事活动、教育培训等体育服务领域的规范和标准制修订。进一步完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统计制度。推进体育信息化建设。加强体育基础理论研究,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重大工程专栏

重大工程一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工程

合理做好城乡空间二次利用,积极推广多功能、季节性、可移动、可拆卸、绿色环保的健身设施。

建设一批小型足球篮球场地,提高学校足球篮球场地利用率。

科学规划布局和建设一批室内外公共滑冰、滑雪场地,推广使用可移动式冰场和仿真冰场。

推动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管理服务网络平台。

研究制定、完善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的扶持政策。

重大工程二 全民健身活动普及工程

扩大彩票公益金资助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办赛主体的范围,加大向社会力量购买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服务的力度。

探索组织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新模式,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

举办冰雪旅游节、冰雪文化节、冰雪嘉年华、赏冰乐雪季、冰雪马拉松等冬季项目品牌赛事活动,推广滑雪橇、冰上自行车、冰上龙舟、雪地拔河、雪地足球等冰雪娱乐项目。

推广旱地冰球、旱地冰壶等项目。

开展各类业余足球赛事活动和全国业余足球教练员培训。

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完善并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建立运动处方数据库,培养运动医生和康复师,建设慢性疾病运动干预中心。

重大工程三 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工程

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的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体系,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使青少年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丰富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精品赛事活动;构建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和支持体系,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等发展。

推进幼儿体育发展,完善政策和保障体系;推进幼儿体育项目和幼儿体育器材标准体系建设,引导建立幼儿体育课程体系和师资培养体系。

实施青少年体育拔尖人才建设工程,推动体校特色运动队、俱乐部运动队、大中小学运动队及俱乐部建设。进一步发挥体校和社会俱乐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优势。

打破部门界限和注册限制,逐步建立面向所有适龄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相互衔接的全国青少年U系列竞赛体系。

落实教练员培养规划,实施教练员轮训,提高青少年体育教练员水平。

重大工程四 国家体育训练体系构建工程

以运动员(队)为中心,以训练效益为导向,建立科学训练复合型团队和“流水线”、“一站式”、“一体化”高效工作模式。

 

推动竞技体育科学训练中心场馆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智能化科学训练基地。

加快体育装备、训练器材和科研仪器等更新迭代,提高训练过程和状态监控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依托现有机构建设中国教练员学院,完善各类教练员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定实施精英教练员千人计划。统筹整合现有资金渠道,建立面向全球的体育科研、医疗、康复等科学训练专业人才招募合作平台,配套建设科学的培养支持机制和绩效考评机制。

以国家体育训练中心为龙头,以地方体育训练基地为支撑,在全国范围内规划布局区域性、特色化的训练中心和基地,吸纳高校等社会优质资源建设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重大工程五 科技助力奥运工程

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围绕科技攻关,聚焦奥运备战,培育建设510个国际化体育科技合作平台。

组建各项目国家队复合型科研医疗团队,对国家队日常训练中的体能训练、机能监控、伤病防治、运动营养、技战术分析、数据管理与分析、信息情报收集与处理等方面提供及时、有效的科研医疗保障,优化团队运行管理及绩效评价。

建设国家队训练大数据管理系统,加强对运动员基本信息、训练计划和执行、训练过程机能指标监控、训练专项指标测试、体能指标测试、技战术诊断与分析、大赛选拔、伤病及康复、膳食及营养、心理训练等数据的规范和管理,科学分析、指导训练参赛工作。

组建大型赛事科研医疗保障营,整合国内高水平医疗、体能、康复、心理、营养等方面人才,引进外国专家,配备先进的科技、医疗设备,完善赛事科研医疗保障工作机制,提升赛时科研医疗保障服务水平。

重大工程六 体育产业升级工程

支持各运动项目协会制定体育运动项目产业规划和具体落实措施,推动有条件的运动项目打造涵盖职业、商业和群众性赛事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体系。

聚焦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需求,引导和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研制开发一批急需体育用品,打造知名品牌,提升供给能力,稳步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推进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在全国建设一批体育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的体育服务综合体。

稳步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开展定期测评,实行动态调整,打造10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小镇样板。

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完善体育市场监管体制,提高体育市场监督管理法治化水平。

加强体育产业标准化工作和统计工作。建立运动项目产业数据监测机制,发布运动项目产业及体育消费数据。建立省级体育产业名录库。

将体育产业工作纳入国务院全民健身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框架。鼓励各地建立体育产业部门协同机制,将体育产业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评比。

重大工程七 体育文化建设工程

打造体育文化品牌活动,改革、创新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和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丰富全国运动会等综合性赛事和单项体育赛事的体育文化内涵。办好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

推动体育博物馆和档案馆等建设,做好体育文物藏品征集和收藏管理保护工作。

加强体育舆情监测,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构建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打造体育融媒体产品,发挥短视频平台、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在体育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重大工程八 体育志愿服务工程

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扩大运动员、教练员中的志愿者人数。将志愿服务纳入体育专业学生考核和体育教师评价内容。

建立全民健身志愿者注册、培训与管理体系,形成完善的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服务、激励流程制度。

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统计体系和志愿服务成效评估体系,完善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志愿者表彰激励机制,推动建立志愿者保险制度。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结合大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鼓励体育专业学生、优秀运动员赴欠发达地区进行志愿服务。

重大工程九 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工程

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依法成立体育总会(体育总会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设有独立银行账户,有明确的职责和岗位要求),推动实现体育总会全覆盖。

支持符合条件的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依法建立老年人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单项体育协会。拓展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社区文化室(中心)的体育服务功能,积极开展贴近城乡社区生产生活、符合城乡居民健身需求的体育活动。

支持大中小学、厂矿企业等企事业单位发展各类群众性体育社会组织,组建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俱乐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组织群众性体育俱乐部联赛,并积极承接体育部门赛事活动等公共体育服务。推动农民体育协会等社会组织建设,健全农民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支持和培育发展社区体育组织。

稳步推进各级运动项目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等改革,推进协会依法依规独立运行,探索建立完善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章程加强协会内部管理,依法依规开展体育活动。

 

 

 

 

 

 

 

 

 

 

 

 

 

 

 

 

 

 

附件3                                             

教育部关于印发《前沿科学中心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教技函〔20195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落实《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规范前沿科学中心建设管理,我部研究制定了《前沿科学中心建设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教育部

2019819

 

前沿科学中心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前沿科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根据《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和《前沿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试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心是探索现代大学制度的试验区,要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中的枢纽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科教深度融合,建设成为我国在相关基础前沿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创新中心和人才摇篮,成为具有国际“领跑者”地位的学术高地。

  第三条中心以前沿科学问题为牵引,集聚形成高水平国际化的大团队,积极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具有极限研究手段的大平台,主动培育前瞻引领的基础研究大项目,持续产出高影响力的原创大成果。

  第四条中心是依托高校组建的实体机构,实行新的管理运行机制。按照物理空间实、研究队伍实、目标任务实、投入保障实的要求独立运行。以研究团队为基本单元,聚焦重要前沿领域方向长期持续攻关。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教育部是前沿科学中心的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顶层设计。对中心的领域布局和建设分布进行统筹规划,明确立项建设、运行管理、验收考核要求。

(二)建设支持。将中心建设纳入有关中央财政经费预算拨款因素;在研究生招生指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培育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指导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三)绩效评价。根据检查、评估结果动态调整对中心的支持力度。把中心建设成效作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六条高校是前沿科学中心的建设主体,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方案。根据科学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双一流”建设规划布局,发挥学科群优势,按照要求制定中心的建设方案。

  (二)条件保障。制定有利于中心建设发展的政策,并在各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统筹“双一流”建设经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物理空间、研究生招生指标等资源,为中心提供条件保障,确保落实建设方案中承诺的各项政策、机制和条件。

  (三)管理运行。制定中心发展规划;组建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并有效开展工作;制定中心管理和运行机制;配合教育部做好验收评估、绩效考核、进展报送等工作。

第三章 立项建设

  第七条中心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开展建设。在具备《前沿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试行)》中要求的申请条件基础上,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领域方向。应是国际前沿和新兴交叉方向、具有变革性的方向,或是关键领域的战略必争点。能凝练形成该领域内的重大科学问题,确定研究的主要方向和任务。

  (二)研究水平。中心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已经达到国内一流,居于国际第一方阵或有望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已取得国际国内同行认可并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三)人才队伍。在主要研究方向上拥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拥有创新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创新潜力大的PI(团队负责人),一般不少于30人,每个PI组建35人团队;拥有体量规模较大、学科交叉融合,优秀青年人才聚集的国际化研究队伍。

 

  (四)发展前景。在相关领域有望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包括:提出和解决“从01”的科学问题,取得原创性成果;开辟新方向,提出新理论;突破产业和国防重大关键核心技术,产生变革性技术等。

  (五)建设条件。中心有独立的物理空间(不低于10000平米)并相对集中;有稳定的运行经费(不低于5000万元/年)并有独立的校内财务编码;在人事聘用、科研组织、评价考核、人才培养等方面获得特殊政策支持;有充足的科研资源,并具有或者已规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研装置。

  第八条中心的设立程序是:

  (一)提出组建建议

  具备申报条件的高校根据已有基础和发展需求,选择前沿方向,组建研究团队,创新体制机制,明确支持政策,形成建设方案,并向教育部提出建设申请。

  建设方案是中心年度考核、验收和定期评估的依据。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意义、基础和条件、研究方向与重点任务、预期成果、建设任务和进度安排、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与运行机制、条件与平台建设、政策资源保障等。

  (二)开展方案咨询

  经教育部同意后,建设高校组织校外专家对建设方案进行咨询评议。咨询评议专家组人数不少于9人,其中高校系统外的专家不少于二分之一。

  咨询重点包括:领域方向是否重大前沿,重大科学问题是否明确,建设基础是否扎实,建设思路是否可行,发展前景和产出目标是否清晰等。

  (三)组织专家论证

  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中心进行论证,包括审阅资料、听取汇报、专家质询和评议等环节。专家组由不少于11位的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论证结果作为立项的重要依据。

  论证重点包括:建设方案总体是否可行,建设任务和进度安排是否合理,中心体制机制和运行管理是否体现高校科技体制改革要求,政策保障和资源投入能否满足建设需要等。

  (四)批准立项建设

  学校根据专家论证意见修改完善建设方案,提请校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形成会议纪要。建设高校以正式公函形式将建设方案、会议纪要、专家论证意见记录及采纳情况提交教育部。教育部对中心进行立项批复。

  第九条中心建设期5年,在建设期内:

  教育部不定期组织开展建设工作推进会,了解中心建设进展、组织现场交流、考核建设进度等,指导和推动建设高校保障中心高质量、高效率建设。

  教育部组织开展年度绩效考核,建设高校每年1231日前提交建设进展报告,重点报告建设进度、政策落实、经费投入等。对于年度目标未完成,建设进展不力的,教育部视情况对中心采取约谈、警告、调整支持力度或不再支持。

第四章 验收考核

  第十条建设期满后,建设高校编制前沿科学中心验收总结报告,并向教育部提出验收申请。

  第十一条教育部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验收。验收方式包括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现场考察、提出质询、综合评议等。根据前沿科学中心验收标准和中心建设方案,形成书面验收意见。

  第十二条通过验收的中心,持续开放运行。未通过验收的中心进行为期一年的整改。整改后再次申请验收,仍不能通过的不再支持。

  第十三条验收基本要求:

  (一)中心建设成为独立运行的实体机构,物理空间相对集中,达到20000平方米以上,并形成有特色的创新环境和文化氛围。具备开展前沿科学实验的先进仪器设备或特殊研究手段,形成开放共享良好的基础实验平台,建设有高水平的实验技术队伍。

  (二)中心以全职人员为主,高水平PI一般不少于60人,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占比在60%以上。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制度,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出高水平研究生等。

  (三)中心持续产出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取得“从01”的创新突破。国际学术影响力大幅提升,在相关学科领域引领能力明显加强,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贡献更加显著。

  (四)中心管理制度健全,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运行有效,形成制度先进、简捷高效、国际一流的组织管理体系,具有较完善的内部机制,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第十四条中心进入开放运行后,教育部每年组织一次集中汇报交流,各中心汇报年度研究工作进展、中心运行状态、创新能力提升情况等。中心每年1231日前向教育部提交年度工作报告。

  第十五条教育部组织对中心进行定期评估。评估周期为五年,委托独立第三方组织国内外专家开展。评估要点包括:成果产出质量、人才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运行管理情况等,重在判断是否形成创新高地,是否达到国内不可替代、国际领先并进入世界第一梯队。教育部根据评估结果,对评估合格的中心予以滚动支持;对评估不合格的中心限期整改,整改期内暂停经费支持,整改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不再支持。

第五章 运行管理

  第十六条中心自立项建设起正式运行,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并成立学术委员会。可设置中心行政主任协助首席科学家对中心进行管理,可根据需要内设研究和管理机构。

  管理委员会是中心决策机构,主任由建设高校主要领导担任,分管校领导担任副主任,成员由科技、规划、人事、研究生、财务、资产等部门和相关学院主要负责人共同组成,确定中心建设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审定中心重大事项,协调中心建设运行中的问题,审定学术委员会人选。

  学术委员会是中心的专家咨询组织,由相关领域中外国际知名学者组成(其中国外专家不少于三分之一),由中心负责遴选和聘任。学术委员会对中心发展方向和重大项目选题进行指导,为中心的发展提供战略咨询,推动中心开展学术交流,帮助中心引进国际一流人才。

  首席科学家负责中心建设运行发展的全面工作,包括方向选择、团队建设、经费使用、绩效考核等各类事项。首席科学家由建设高校择优遴选后聘任,并报教育部备案。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5年,一般不超过2届。原则上,首聘年龄不超过55周岁,院士不超过65周岁。

  中心行政主任协助首席科学家负责中心行政事务和日常管理。行政主任是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专业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由学校任命。

  第十七条中心是学校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特区,包括:

  组织模式要加强有组织科研。在首席科学家领导下围绕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开展体系化持续研究;积极开展本领域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研究,主动提出国家重大项目建议。

  人才培养强化科研育人。中心以研究生培养为主,在研究生招生、推免等方面给予倾斜,在科研实践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培养方式;鼓励中心高级研究人员积极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选拔优秀本科生跟随教授开展科研训练。

  人事聘用赋予中心自主权。中心根据发展需要选聘和引进人员,以全职人员为主,人事管理归中心负责;制定有利于面向世界吸引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倾斜政策;对青年人才主要采取预聘制,并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才集聚、发展的良好环境。

  评价考核按照克服“五唯”的改革要求先行先试。实行分类评价、淡化年度考核、强化聘期考核、注重团队考核;简化考核程序,对中心进行整体绩效考核,中心内部采用逐级考核,首席科学家和PI具有考核评价自主权;允许中心独立自主的开展职称评定。

  创新文化应营造克服浮躁、潜心研究的氛围,加强学风和诚信建设;强化鼓励开展“从01”研究的导向,支持非共识和交叉融合创新;鼓励担当意识、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

  开放创新应加快吸引和集聚国际一流人才,建立高效的访问学者机制,与国际高水平机构长期深入合作,并建立中心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的管理机制。

  第十八条中心可以结合相关领域科技发展趋势,以及重大科技任务的组织实施,在建设任务书确定的主要领域范围内,动态优化具体研究方向,以保持其前沿性和领先性。研究方向的重大调整,须经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教育部备案。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中心统一命名为:“XXX前沿科学中心”,英文名称为:“Frontiers Science Center for XXX”。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教育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4(一):

教育部关于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高函〔2019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以下简称拔尖计划2.0),加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经研究,现就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遵循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提升综合素养,促进学科交叉、科教融合,深化国际合作,科学选才鉴才相结合,进一步拓围、增量、提质、创新,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着力培养未来的杰出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医学科学家,提升国家硬实力、软实力和健康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人才基础。

  二、建设目标

  20192021年,分年度在不同领域建设一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立健全符合不同领域基础学科拔尖学生重点培养的体制机制,引导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有利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实现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不断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初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一批勇攀科学高峰、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拔尖人才崭露头角。

  三、基本原则

  坚持超前规划,长远布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人类未来发展、思想文化创新和基础学科前沿,超前谋划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尊重拔尖人才成长规律,坚持长周期支持、长周期观测、长周期评价,立足长远、厚植土壤、注重培育,从长计议、循序渐进、持续投入。

  坚持学校主体,协同联动。以学校为培养主体,鼓励自主化、多元化探索,加大校内政策、资源整合力度,建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立有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多方联动的协同工作机制,统筹优质资源,提供良好保障。

  坚持聚焦中心,特色发展。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推进改革、汇聚大师、整合资源,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学校基于学科特点,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三个领域开展自主探索、实现特色发展。

  坚持继承创新,开放交融。在前期探索的“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等有效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坚持国际标准,推动国内外双向合作,注重学科交叉、科教融合,促进学生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

  四、建设任务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是高校实施拔尖计划2.0的具体载体。高校要给予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充分自主权、配套特殊政策和充足财物保障。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既可以是高校已经成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重点的试点学院或内设机构,并坚持继续完善;也可以是高校学科优势突出、教学质量高的二级学院或单位的新设机构;还可以是高校根据承担国家教学、科研任务的需要,组建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或其他教学实体。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要坚持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理念,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力度。

  (一)科学选才。强化自主招生,创新遴选方式和评价标准,加强对各类偏才、怪才等学生的全面考察,真正发现志向远大、学术潜力大、综合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优秀学生。不断完善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基地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合理引导、科学分流。

  (二)精心育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培育爱国主义、科学道德、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等,使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坚持因材施教,突出领域特色和学生特点,定制人才培养方案,灵活教学组织方式,重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学业、科研和生活导师制,给予学生全流程、全方位指导帮助。汇聚全球优质资源,促进学生与国内外学术大师深度接触合作,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解沟通能力。

  (三)厚植土壤。探索新时代书院制,汇古、今、中、外于一处,融浸、养、熏、育为一体,化学问探究和人格养成于一身。探索特色化管理运行机制,实现教授、专家治理与专业管理团队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管理灵活高效,实现与校内外相关机构的顺畅对接。探索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各类教师潜心育人,助力各类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五、建设规划

  (一)实施范围。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

  (二)基地数量。20192021年,拟遴选建设260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包括190个左右的理科基地、60个左右的文科基地以及10个左右的医科基地(分年度规划见附表)。

  (三)培养规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获批建设后,每个基地每年的招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20人。

  (四)建设方式。采取高校试点先行、申报遴选、长期支持的方式,按建设规划分年度遴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六、组织管理

  (一)统筹规划、梯次实施。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长远需求,按照“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总体实施方案具体安排,教育部负责宏观指导,统筹编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规划,组建相关工作组织和专家委员会,协调国家有关部门提供配套政策支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具体年度建设工作的部署,组织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申报遴选;组织或委托相关机构或专家组织开展政策研究、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等工作,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价。

  (二)主动作为、改革创新。相关高校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建设主体,要将基地建设纳入学校总体规划,加强组织保障、政策保障和经费保障。要建立健全学生、教师、教学管理制度体系,统筹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等各类资源,完善经费投入、使用、监管等机制,建设信息化资源和管理平台,形成有利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优渥环境。对建设质量不高、出现严重问题的基地将进行动态调整。 

教育部

2019820

 

附表: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规划

 

 

 

 

 

 

 

 

 

 

 

 

 

 

 

 

 

 

 

 

 

 

 

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规划

建设范围

建设规划

分年度建设规划

2019

2020

2021

理科基地

数学

155

60

50

45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计算机科学

天文学

35

15

12

8

地理科学

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质学

心理学

医科基地

基础医学

10

5

3

2

文科基地

哲学

60

20

20

20

经济学

中国语言文学

历史学

总计

260

100

85

75

 

附件4(二):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9年度基础学科
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高厅函〔20194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根据“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总体实施方案、《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8号)和《教育部关于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914号)等精神,经研究,现就2019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通知如下。

  一、建设范围与数量

  根据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规划,2019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范围是数学、物理学(含理论力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17个类别,计划建设100个基地。

  二、相关申报要求

  (一)申报主体

  2019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的申报主体是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二)申报方式

  1.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直接向教育部提交申报材料;

  2.地方高校向所在省份的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申报材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经评审遴选后向教育部提交推荐高校和基地的申报材料,每个省份可推荐的高校数不超过3所;

  3.目前已列为拔尖计划试点的专业需重新提交申报材料。

  (三)申报数量

  1.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每所学校申报基地数不得超过6个;

  2.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每所学校申报基地数不得超过2个;

  3.其他高校,每所学校申报基地数不得超过1个。

  (四)申报材料

  符合条件的高校须报送以下材料:

  1.拔尖计划2.0总体工作方案。申报高校可参照基地遴选指标,从计划实施的目标定位、前期工作基础、育人机制、保障体系等方面阐述学校开展拔尖人才培养的举措。

  2.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工作方案。申报高校可按本校实际,提交分专业(或交叉专业)拔尖人才培养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要求详见附件1)。

  3.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申报数据采集表(详见附件2)。

  各地各高校须正式行文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交以上材料的纸质版(1份)和电子版(U盘)。

  (五)申报条件

  1.目标定位“高”,致力于培养未来世界领跑者。基地育人目标符合拔尖计划2.0的定位,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能够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医学科学家。

  2.前期基础“实”,人才培养改革成效显著。申报高校已开展拔尖学生培养的前期探索,在相关专业领域开展了现代书院制等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并取得积极成效。能把握人才培养改革方向,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改革并取得积极成效。基地涉及的专业领域教学改革显著,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

  3.育人模式“新”,厚植英才成长土壤。生源整体质量高,能够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创新教学模式,深入探索书院制,开展个性化培养、研究性教学,营造智慧教学环境。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人类未来发展、思想文化创新和基础学科前沿,增强使命责任,激发学术志趣和内在动力。能够汇聚热爱教育、造诣深厚、德才兼备的学术大师参与拔尖人才培养,加强对拔尖学生的精神感召、学术引领和人生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养,兼具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能够为学生参与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创造条件。能够为学生接触世界科学文化研究最前沿、融入国际一流学术群体创造条件。

  4.保障体系“优”,打造英才培养绿色通道。申报高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由知名学者和教学名师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为计划实施提供组织支持。能够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推进制度创新,打造拔尖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建立了拔尖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估机制,建立了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能够根据质量信息持续改进拔尖人才培养工作。能够统筹利用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等各类资源支持拔尖人才培养。

  三、其他事项

  (一)材料报送时间

  请相关单位于20191020日前,将相关材料报送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逾期不予受理。

  (二)材料报送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

  (三)联系人及电话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沈悦青、郝杰,010-66096262

 

 

 

 

 

 

 

 

 

 

 

 

 

 

 

 

 

上一条:9月--2019南华信息参考 下一条:7月--2019南华信息参考

关闭

 

湖南·衡阳·南华大学教育发展与校友联络办公室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0734-8281997 邮箱:2558835759@qq.com  邮编:421001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南华大学西苑一办公楼105室

 
基金会在线捐赠